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在婦科腫瘤里大家對于卵巢癌的了解可能不及乳腺癌和宮頸癌,雖然卵巢癌的發病率,位列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之后,居婦科惡性腫瘤的第三位,但因其不易早發現,晚期病例又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導致其致死率居婦科惡性腫瘤首wei,被稱為廣大女性 “最狠的癌癥殺手"!
卵巢癌 早期常無癥狀,常用的卵巢癌腫瘤標志物CA125早期可不升高,且受經期影響。
近80%的卵巢癌患者就診時已是晚期,治療效果很不理想。
不僅如此,卵巢癌還易復發,近一半患者在5年內死亡。
因此,卵巢癌的早發現早診斷對于減輕該病的致死率變得尤為重要而又充滿困難,直到它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現狀?。。?/strong>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它——卵巢癌早期篩查新指標HE4
HE4是什么?
HE4中文名叫人附睪蛋白4,最早是在人附睪上皮細胞中被發現的,后續研究發現在卵巢癌中表達豐富,尤其在漿液性卵巢癌、子宮內膜樣癌中,現在認為HE4是卵巢癌的一種新型腫瘤標志物,尤其對于早期卵巢癌的診斷,疾病監測、術后復發監測中,以及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目前推薦其與CA125聯合檢測可作為卵巢癌的早篩指標。
HE4和CA125有哪些異同點?
CA125算是卵巢腫瘤標志物家族的老大哥了,CA125是臨床上最先應用的卵巢腫瘤標志物。
HE4出現之前,CA125一度是臨床卵巢癌診斷的“金標準",CA125聯合超聲檢測是目前臨床診斷卵巢癌常用方法之一。
卵巢癌患者都會出現HE4升高的現象,與CA125相比,HE4敏感度更高、特異性更強,尤其是在疾病初期無癥狀表現的階段,敏感性特異性也較高。因此HE4是卵巢癌早期診斷的好指標。
為什么同樣是卵巢癌的特異性標志物,CA125 和 HE4 提示的指標卻不一樣呢?
這是因為,它們對于卵巢癌診斷的敏感度和特異性并不相同,它們兩位既“暗自較量"著,又成為了彼此“并肩作戰的好伙伴"......
HE4與CA125是相互補充的標志物,兩者聯合檢測,不但能為臨床診斷卵巢癌提供更準確的檢測結果,還能幫助檢測治療效果并及早發現疾病復發和轉移。
提到HE4 和 CA125的聯合檢測
必須讓大家認識一下羅馬指數
什么是羅馬指數?
羅馬指數(ROMA Index)是根據HE4和CA125這兩個腫瘤標志物檢測結果,用相應的公式計算出絕經前預測的風險概率和絕經后預測的風險概率,為百分比結果,可輔助臨床醫生進行惡性風險評估,比單獨觀察HE4和CA125兩個指標更有價值。
絕經前女性
ROMA value ≥11.4 % 高危風險發現上皮性卵巢癌。
ROMA value < 11.4 % 低危風險發現上皮性卵巢癌。
絕經后女性
ROMA value ≥29.9 % 高危風險發現上皮性卵巢癌。
ROMA value < 29.9 % 低危風險發現上皮性卵巢癌。
除HE4和CA125外,卵巢癌相關的腫瘤標志物還有哪些?
1.甲胎蛋白(AFP)
對卵巢卵黃囊瘤有特異性診斷價值,這一類腫瘤多見于青少年,常表現為盆腔巨大囊性包塊,一旦發現需要立刻手術減輕腫瘤負荷,并輔以化療。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混合性無性細胞瘤中含卵黃囊成分者,AFP 也可升高。另外,AFP升高可見于原發性肝癌、肝病患者和孕婦。
2.糖類抗原199(CA199)
在卵巢癌、乳腺癌等惡性腫瘤中的陽性率較低。在卵巢粘液性腺癌和子宮內膜癌中可能升高。CA199可監測腫瘤復發與判斷預后,但特異性欠佳。
3. 游離人絨毛膜性腺激素(free-β-hcG)
提到hCG升高,大家第一反應是“懷孕"。然而,除了正常妊娠外,還可能是異常妊娠(如異位妊娠,俗稱宮外孕)、產后胎盤殘留、分泌hCG的腫瘤(生殖細胞腫瘤、垂體腫瘤等)、妊娠滋養細胞疾?。ㄆ咸烟?、侵襲性葡萄胎、絨癌等)。因此,在臨床上常用于妊娠、葡萄胎、絨癌等妊娠滋養細胞疾病的篩查。
4. 性激素
卵巢性索間質瘤中部分具有分泌性激素的功能。顆粒細胞瘤、卵泡膜細胞瘤產生較高水平雌激素。卵巢支持及間質細胞瘤可分泌雄激素,血清睪酮升高;漿液性、黏液性或纖維上皮瘤可分泌一定量雌激素。
5.糖類抗原72-4(CA72-4)
在卵巢上皮組織可檢出,在黏液性卵巢癌中靈敏度可達 83.3%。研究發現,卵巢癌組血漿 CA72-4 水平顯著高于卵巢良性腫瘤組和健康對照組,血漿 CA72-4 在卵巢癌中靈敏度為 63.3%,特異性為 92.9%。在不同病變類型的卵巢腫瘤中,卵巢癌組血漿 CA72-4 的陽性率均高于其他三種良性腫瘤組。因此,當 CA125 無法鑒別卵巢癌和卵巢子宮內膜樣腫瘤時,CA72-4 卻有較高的鑒別診斷價值。聯合檢測 CA72-4 與 CEA、CA125 可大大提高其檢測的靈敏度,彌補單項檢測的不足之處。
三項腫瘤標志物對卵巢癌診斷的真實性指標
北京大興亦莊經濟開發區天驥智谷62號樓603
關注公眾號
Copyright © 2025 安諾倫(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京ICP備16059737號-3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錄 sitemap.xml